作者

鞠文博徐荣伟陈茜

青海省位于中国西北内陆,总面积7.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十三分之一,面积位列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第四位。青海北部和东部连接甘肃,西北部相邻新疆,南部和西南部毗连西藏,东南部接壤四川,在我国生态、资源上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受地理位置和产业基础等不利因素影响,青海省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处于下游水平。同时,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导致青海省政府投融资平台整体实力不强;受近年区域性信用风险事件影响,平台企业面临一定再融资困境。长期看,区域内平台应抓住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新格局东风,结合青海当地资源优势、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实现自身规模扩张和转型发展,进而充分挖掘地方经济发展潜力,拓宽青海经济社会发展空间。

一青海省经济、财政基本情况

青海省属于我国高原及多民族聚集省份,是稳藏固疆的战略要地,也是三江源区所在地,生态保护任务重大。青海省下辖西宁、海东两个地级市及玉树州、海西州、海北州、海南州、黄南州、果洛州等6个民族自治州,均位于西部欠发达地区,境内拥有丰富的矿产、水力及新能源等资源及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已形成资源依托型产业体系,但受制于高原山地为主的地形条件及较为薄弱的产业基础,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

从总体经济运行状况来看,青海省产业结构形成了资源依托型产业体系并处在不断优化过程中,但受制于地理位置及工业投资的放缓,全省经济发展水平仍然较为滞后。00年前三季度,青海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0年青海省第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相较前两季度复苏速度较快,已基本摆脱疫情影响,但以居民消费为主导的第三产业增速放缓,受疫情波及明显。

年青海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3%,在国家整体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连续两年增速同步放缓。分产业结构来看,年青海省第一产业增加值.90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75亿元,增长6.3%;第三产业增加值.30亿元,增长6.5%。第二、三产业增加值高于总体平均水平,且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达到50%,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依托于丰富的自然资源,全省已形成新能源、新材料、盐湖化工、有色金属及加工、油气化工、煤化工、装备制造、特钢、特色纺织、生物制药等资源依托型工业体系,但受工业下滑、环保政策等影响,青海省第二产业增速放缓。另一方面,受益于交通条件的改善及旅游业的发展,近年青海省已初步形成旅游、商贸、交通及金融为主导的服务业发展格局,旅游业也成为全省第三产业主要的收入来源。

从各地市州年度国民生产总值来看,省会西宁市占据绝对优势,与其他州市差距明显。西宁市年度GDP达到.59亿元,居全省第一,比年度增加了77.18亿元,占当年青海省GDP总额的45.97%。年度GDP位居前5的地市州分别是:西宁市、海西州、海东市、海南州、黄南州,前5强年度GDP总额达到.95亿元,占当年青海省GDP总额的94.7%。青海省内经济存在发展不均的现象,除省会及核心地区的其他地区经济基础较为薄弱,也直接造成城投公司主要集中在省会及核心地区的现象。

-年青海省财政收入状况如下:

资料来源:青海省财政厅网站

从政府财力来看,受制于人口、地域、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青海省财政收入规模一般,在全国各省市中排名靠后。00年1-11月,青海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5.9亿元,同比增长1.1%。青海省00年1-11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亿元,同比增长.3%。年青海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亿元,同比增长1.8%。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亿元,同比增长13.1%。总体来看,青海省自身收支不平衡,近年来国内外经济下滑趋势明显,重点工业企业税收下滑导致青海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明显放缓,对补助类收入及债务性收入依赖较为明显。财政收入方面,00年青海省欠缴税款逐步到位,税收收入增长较快,税收收入以增值税、所得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及契税为主,其中房地产及土地交易市场活跃度提升,契税收入上涨较快;但受疫情影响,00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较上年有明显下滑。财政支出方面,随着基础设施建设及民生需求提升,青海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主要集中于农林水务、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交通运输等多项领域,区域财政支出增速明显高于财政收入增速,地区财政平衡压力增大。

从政府债务来看,青海省财力基础薄弱,不足以支持不断上涨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因此对债务性资金依赖很高,存在一定的偿债风险。财政部核定00年青海省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为.7亿元,新增债务限额37亿元,新增债务限额较上年多增0亿元,截至00年11月末青海省当年新增债券额度已基本使用完毕。年青海省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亿元,发行规模在全国排名靠后,其中新增债券分别为亿元,再融资债券分别为1亿元。青海省债务投向以民生保障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基础性、公益性领域为主。从青海省偿债风险来看,截至00年11月青海省政府债务余额45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45.9亿元,地方政府债务余额是其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5.76倍。但青海省财力构成中上级补助占比大,将其纳入偿债财力后,该指标将有所下降。从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与地区生产总值比率看,年度青海省政府负债率为70.88%,已超60%的风险预警线。已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到期期限最长至年,其中01年至年集中到期债券还本付息资金规模相对较大,约在亿元至亿元之间,存在一定集中兑付压力。

二青海省国有平台发展评价

1、债务违约,打击国企信仰

作为资源大省,青海对资源开发类产业依赖严重,产业结构较为单一,区域内大型国企着力布局的依然是矿业、水电等传统资源产业,该类产业投资大、回报周期长,同时易受经济、行业周期影响,发展后劲受限制。同时,较为薄弱的财政基础加之疫情影响,地区财政收入紧张,可用于支持地方国企的财政资金有限。多重因素导致近年来青海省内出现了大型国企发生违约事件,带来的区域信用风险暴露,造成了省内企业面临的再融资困境。同时,近几个月部分外部评级为AAA的大型国企意外违约,高行政等级、高外部评级国企违约更是给本就风雨飘摇的信用债市场及投资者信心以全面性沉重打击,国企信仰已经完全终结,对于青海省来看,融资困境将会加剧,青海省内尤其是盈利严重依赖政府的平台企业更须面对现实、积极转型,培育自身造血基因,增强抗区域风险、抗流动风险的能力。

青海省经济水平较东部沿海地区有一定差距,且产业结构较为单一,近年两大省属国企青海省投及青海国投下属子公司盐湖股份发生债务违约事件,两家公司虽不属于平台公司,但大型国有企业违约也对省内金融环境产生了相当大的负面影响。从青海两家企业实质性违约及本次永煤实质性违约情况来看,地方政府的及时支持是平台公司顺畅发展的重要后盾,地方财政也是平台公司发展的有利支撑,但当地龙头型、产业类国企依然出现高额度实质性违约,一方面看是企业的产业规划及经营存在失误,但另一方面亦表明对于部分企业政府的财力支持及输血的及时性、长期性也是坚实的偿债基础。但目前状况下,受国内经济环境影响,政府财政收入减少,输血能力及意愿减弱。

此次事件暴露我国部分国有企业高度依赖地方政府财政资金支持,但财政支持仅仅能延缓风险爆发时间,难以解决深层次经营问题,未来地方国企仍存在一定出清风险。两家国有企业的案例给平台公司转型带来警示作用,国有平台公司应合理匹配债务结构,严格防控债务风险;且寻求市场化转型、失去政府托底后应合理拓展经营性项目,并充分评估项目未来现金流,以足额覆盖债务本息。

、青海平台公司转型发展评价排名

受限于青海省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及投融资环境,青海省平台类国企较国内其他省份相比,数量较少,本次中心从青海省已发债平台类国企中取3家省级平台、3家市级平台和1家区县级平台合计共7家平台类国企进行研究。根据地方政府投融资研究中心转型发展排名体系指标及模型,青海省各级排名情况如下:

中心分别选取省级、地市级及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各一个案例进行介绍。省级平台青海交通投资有限公司年成立,核心业务板块为收费公路投资、建设与运营,公路通行费收入是公司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截至年末,青海交投资产总额.80亿元,负债总额34.64亿元,净资产95.16亿元,资产负债率46.44%;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4.96亿元。青海交投自成立以来,陆续投资并运营了包括平安至西宁高速公路、马场垣至平安高速等11条以青海省会西宁为中心的交通要道,是青海省高等级收费公路最重要的运营主体。随着青海交投运营路产的增加,其自身资产规模、资产质量以及盈利能力不断提升,年,青海交投首获大公国际AA+评级,且至今一直维持AA+评级。自01年开始,青海交投逐步扩大在债券市场的直接融资规模,陆续发行债券1只,包括中票、短融、一般企业债等,累计融资78.80亿元,其中已发行的中票和企业债期限以5年和10年为主,为公司发展争取到了长期限资金。

地市级平台西宁城市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是年8月,根据西宁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目前,西宁城投是西宁市政府授权范围内的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主体,承担授权范围内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责任,同时负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的筹措和投入,承担了全市水务、园林、物流城产业资产经营管理任务。目前,西宁城投主体评级AA+;截至年末,西宁城投总资产.01亿元,总负债.54亿元,净资产5.47亿元;年,实现营业收入16.47亿元,净利润0.89亿元。经过市政府不断整合和授权经营,公司得到西宁市政府资金及资源的大力支持,目前已发展成为涵盖城市资源开发、金融服务、房地产业务、供水、园林等业务的国有大型综合性企业。西宁城投与当地金融机构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国家开发银行、农发行、招商银行等国有大中型银行及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对西宁城投均有授信;此外,西宁城投积极运用债务融资工具,在资本市场已发行多期企业债、公司债、中期票据等,直接债务融资规模超过亿元。

国家经济开发区级平台——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于年1月成立,根据省政府《关于同意授权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行使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的批复》(青政函〔〕号),由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以各工业园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国有股权和部分货币资金出资设立。目前,西宁经开投主体评级AA+,主要承担管理和运营开发区国有资产,开发多种方式的融资,投资开发区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特色产业项目的职能。截至年末,西宁经开投资产总额达.7亿元,负债总额40.16亿元,净资产总额.54亿元;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7亿元,实现净利润0.87亿元。西宁经开投自成立以来,在项目资源获取、资金注入、资产注入上得到了西宁经开区的大力支持。西宁经开区管委会多次以货币等方式增资,提高西宁经开投资金实力;同时,授权其经营经开区内的土地一级开发及基础设施业务。公司运用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等多种方式,为其发展争取了长期资金,公司自年起,陆续已发行债券13只,累计募集金额85.3亿元。西宁经开区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经过多年发展与整合,已形成东川、甘河、生物、南川四个工业园区。目前,西宁经开投通过投资、成立基金等方式参股青海大学科技园投资开发股份有限公司、青海汇富科技成果转化投资基金、西宁西经开青银新材料项目管理中心(有限合伙)等,布局新型产业,提高盈利能力。

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

3、青海省国有平台转型发展建议

综合考虑青海省经济发展状况、区域特点及上述相关平台公司发展情况,结合近年来国家及政府各主管部门提出的投融资平台转型发展要求并借鉴先进区域平台转型发展经验,针对青海省国有平台转型发展,中心提出以下建议:

理顺政企关系,强化市场主体地位。国有平台作为当地基础设施建设主体,在发展过程中承担了大量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建设,且存在相当部分依靠政府财政资金回购的公益性项目。受限于青海省经济发展水平及省内各地市的财政实力,国有平台已完工项目的回款存在不确定性。青海省各投融资平台应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尽早从已完成融资的公益性项目中退出,并发掘自身经营性项目,厘清债权债务,理顺政企关系。例如西宁城投作为西宁市基建投资重要主体,承担了大量基础设施项目,因部分项目的存在公益性特征,其投资回收主要依靠政府财政资金安排,从而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资金回流速度,制约公司运营效率。西宁城投应争取政府支持,尽早从已完成投资的公益性项目中退出。西宁城投涉及城市建设、供水、金融、房地产、旅游文化、物流等多个业务领域,但从近几年各项业务发展情况看,各项业务收入占比均未超过30%,无突出的主营业务,容易造成运营效率下降等情形。西宁城投可进一步整合各子公司,根据自身在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经验、资源等优势,集中突出发展-3项主营业务,打造核心优势,实现信用上移和资产下沉。

利用自身优势,抓机遇、要政策、争项目。青海省地理位置特殊,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一带一路”战略深入实施的背景下,青海省各有平台应积极争取优质项目资源和资金支持,参与国家战略实施。国有平台作为地区内公共产品的主要提供方,在城市运营方面已积累相当多的经验及优势,应抓住机遇,争取政府的支持政策,布局物资储备或生产企业、智慧化交通物流产业、数字化产业等来扩大产业链,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haishengzx.com/qhsyw/13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