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日月山西侧,有个倒淌河镇,位于共和县东北部,面积平方公里,辖10个牧委会。倒淌河镇地处青藏公路、青康公路交会点,东距西宁公里,是通往德令哈市、格尔木市和青南地区的交通要塞,北部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黑城子古城、察汗城遗址。

走进淌河镇镇子,扑面而来的是一种异样的风情。镇的一边是碧水连天的青海湖,一边是苍茫无垠的大草原;集镇上有古老的庙宇,也有现代气息的楼堂。藏民和汉民混居生活。藏民较多,交流多用藏话的,偶尔又夹杂着许多汉语词汇,迥异的民俗,对比鲜明而又不失和谐统一。

倒淌河镇的名称源于境内的倒淌河。倒淌河发源于日月山西麓的察汗草原,海拔约米,全长约40多公里,自东向西,流入青海湖,故名倒淌河。藏语称“柔莫涌”,意为令人羡慕喜爱的地方。倒淌河是青海湖流域千百条水系中最小的一支,但很美很著名,不仅河流蜿蜒曲折,河水清澈见底,更主要的是突出“倒淌”,我国的河流,多是从西至东,“大河向东流”、“滚滚长江东逝水”,都是河流东去的真实写照,但倒淌河却是往西流淌。因众河皆东流,唯此河独向西淌,故名倒淌河。

其实倒淌河原来也是一条往东流的河,它和布哈河、罗汉堂河一起注入黄河,后来因为地壳变动,日月山隆起,河流被阻断,才迫使这条河折头向西,注入青海湖仔湖措果,也就是洱海,外流河变成了内流河,且成为一条倒淌河。

倒淌河是流入青海湖所有河流中最美丽、最知名的河流。清凌凌的河水,静静地流淌,温柔地蜿蜒,无滔滔之声,也不闻哗哗之响,唯有安静祥和,清冽淡泊,透明晶莹,涓涓绵长,仿佛雨过天晴的一条彩虹,像夜空中一条流动的星河,一条与众不同的河流,一条自东往西流的河流。

关于倒淌河的传说,有两个很美丽的传说故事。

日月山以东,汉族民间流传的“文成公主流泪成河”之传说:开创贞观之治的李世民,为沟通藏汉关系,促进文化交流,将年轻美貌的文成公主嫁给吐蕃松赞干布,这是非常著名的和亲历史事件。文成公主在赴吐蕃(西藏)的途中,到达日月山,回首不见繁华的古都长安,西望则是大漠戈壁一片苍凉,念家乡,思父母,悲恸不止,流泪西行,公主的泪汇成了这条倒淌的河。

日月山以西,藏族民间流传的则是“龙王女儿造河”的神话传说:龙王派命令其四个儿女造南北东西四河,最小的女儿造西海时,需条河水,她找到了条河,还差的最后一条河,怎么也找不到。于是,聪明、狡黠的龙王小女儿则从日月山倒着牵来了一条河,这条河便是倒淌河。

每一个神奇的传说故事,都为这条美丽的河流增添了许多神秘色彩,更加美丽动人和吸引游客。只有亲自游览,方知道这条倒淌河的地理奇观和秀美风景。倒淌河的四季都值得你细细游览,细细品味万种柔肠的美丽,细细聆听汩汩之中的叹息、私语般的呢响,温婉的低诉……

倒淌河流域气候多变,乍冷乍热,时晴时雨,有着极大的落差。有时烈日当头,雨突然下起来,未湿透地皮,转眼有天晴了,天色蔚蓝蔚蓝的。若遇细细雨丝,青草带着芳香,给你太多的抚慰。

春天,纤瘦孱弱,蜿蜒曲折的倒淌河,拥有水墨画也创意不出来的一片春愁。夏天,碧草茵茵之中,倒淌河在草丛中曲折,河岸洁净凉爽,景色宜人,游客在此可寻到最安静最凉爽的夏天。秋天,是倒淌河雨水最多的季节,也是这条河最丰满的时刻,奔腾中不失温柔与宽厚。冬天,白雪覆盖中,倒淌河晶莹剔透,万籁俱寂。

一年四季,这条河从不恣意泛滥,都满怀情感,其温顺地随季节变化而变化,执著顽强地沿自己的流向百折不回,展现着四季的美。

倒淌河不仅方向颠倒,季节也颠倒,夏季,全国大江大河告急,而倒淌河仅是一条浅水的小溪。秋季里,是倒淌河却是暴雨季节,经常爆发山洪。倒淌河很美,有一首名为《倒淌河》的民谣,吟唱出了茫茫大地中的悲凉感和孤独感。

倒淌河景区内建有纪念碑、帐篷城、风力金轮,在这里游览休闲,不仅可以看河水静静流淌,还可以骑马射箭,驰骋青藏草原,其乐无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haishengzx.com/qhswh/15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