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是否传染用什么药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1112/5837962.html

谷雨时节的格尔木,粉嫩的碧桃刚刚绽放。郭勒木德镇盐桥村吨包扶贫车间里,40多台电动缝纫机发出阵阵“哒哒哒”声,工人们正在赶制钾肥吨包,动作娴熟,紧张有序。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郭勒木德镇盐桥村村委班子时刻将群众利益放在心上,以党史学习教育为民办实事,以党建引领发展,以产业助推脱贫,以就业带动群众奔小康,许多村民在家门口就了业。

“车间现在有近40名工人,上下班时间不固定,随干随走,时间自由,工人有本村的,也有附近村的。这个车间主要解决了村里的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缝制完成的成品吨包会主要供应钾肥厂。”盐桥村党支部书记蔡邦成说,为了吸纳村里的剩余劳动力,帮助出不了远门的妇女们解决既可以挣钱又可以照顾家庭的工作,年,村委会成员和党员共同集资5万余元租了这个三层小楼,与格尔木盛隆塑编有限公司联合运营,由公司为车间提供原材料和技术指导,工人在这边加工吨包挣取加工费。

在车间二楼,一边做工一边打着手语交流的一对小年轻引起了记者的注意。据蔡邦成介绍,这是一对聋哑人夫妻,男的叫马占龙,小两口干活踏实,能吃苦,电动缝纫机操作技术娴熟,动作麻利,一个月下来,两口子能拿到元左右的工资,靠自己的双手实现了脱贫。在这个车间里,像马占龙夫妻这样的残疾人还有好几个,他们都在这个车间里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挣得了一份稳定收入。

缝纫机原本是女人们缝制衣服的工具,但记者眼前这个五大三粗的男人力先加的手里,压边、围带、缝合,每一个环节都有条不紊、无比娴熟。“我每天能缝30几个包,一个月下来可以拿到多元的工资,我媳妇在车间叠包,我俩一个月的工资加起来超过一万了,车间还给我们提供了免费住宿的地方,现在生活很不错。”力先加夫妻俩黄南州人,对他们夫妻俩来说,这个车间成了他们一份安心稳定可以信赖的寄托。

“这个车间对我们这些出不了远门的妇女来说真的特别好,家里有事情可以随时走,忙完了再回来做,既能照顾到家里,还能挣到钱,我要继续干下去。”乐苑村村民焦世莲告诉记者。

蔡邦成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工人工资是按件计算,多劳多得,这几天缝制的包是一吨半的包,缝制一个包6.5元,缝纫技术成熟、动作熟练的工人每天可以缝制35个至40个包,每天可以拿到工资。过几日车间要开始缝制两吨的包,缝制一个包7元,这样一个月工人的收入很不错。

蔡邦成说:“我们车间生产多少包,公司就收购多少,工人可以长期做工、长期收益。车间经营方式公开透明,村委会和工人没有任何风险,工人的工资有保障。目前经营两年多来,车间不但还清了外债,村委会账目上还有存款。年,由于车间收益不错,经村委会共同商议后,为村里65岁以上的老人缴纳了2万余元的医疗保险,解决了他们的实际困难,受到了村民的一致赞誉。

“今年是建党周年,村委会准备扩大车间规模,再增加几台机器,让车间平稳运行,尽可能多解决一些劳动力,让群众在这里踏实挣钱,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蔡邦成说,村委将党史学习教育外化于行、内化于心,通过党史学习教育为老百姓办实事,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成为民谋幸福的动力,恪守为民初心,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重要标尺,增强群众幸福感。

来源:学习强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haishengzx.com/qhsly/13617.html